文:蔡宗儒/高雄市五福國中實習老師

 

    抗生素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廣為人類所使用,從醫療的觀點來說,抗生素的確防止的許多悲劇的產生,也挽救了許許多多瀕臨死亡邊緣的生命。然而藥物本身就是一把雙面刃,妥善、適量的運用,可以拯救生命,但若過量的使用反而會造成無可挽救的傷害。

 

    為了要使農作物、牲畜可以更健康的成長,並能長得更強壯、更快,農人們經常在於飼料、肥料中加入一些抗生素。而這些量卻往往超過原本預防疾病的目的,而導致對使用他們的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更大的負擔。此外,這些抗生素的使用亦導致抗藥性病菌的出現,對牲畜和人帶來危害。

 

    近年來,科學家們開始呼籲重視監測牲畜體內抗生素含量。事實上只要是人類飼養的絕大部分動物都可能被餵養抗生素,比如雞、鴨、魚、牛奶、養殖漁業等等。據報導,中國每年生產700噸諾酮類抗菌素,其中有一半被螃蟹場、蛇場、烏龜場、黃鱔場等養殖業用掉,再加上其他種類的抗菌素,不知總數有多少噸。想想為了加強補充體內所需要的各種營養,人們每天都要吃雞鴨魚肉,喝各種湯,卻不知道吃進去、喝進去多少抗生素。但過量添加抗生素,對牲畜的成長而言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嗎?而且對人體的健康沒有影響嗎?

 

    據相關研究顯示,動物長時間的大量使用抗生素添加劑,易導致動物自身對疾病的抵抗力越來越差,增強各類細菌的耐藥性。因此,隨著使用抗生素的劑量越來越大,殘留在畜禽體內的抗生素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濃,人吃了這種含有抗生素的食物,相對的也會降低人體的抗病能力,使我們身體更容易因為抗藥性的細菌而致病。另一方面,長期食用這種含抗生素食物,可能使一些人畜共患致病微生物(例如:禽流感)或明顯變異的致病微生物(例如:SARS)直接傳給人類,使原本對人類不致病的微生物變得對人類致病,甚至在人間流行,造成更可怕的災害。

 

    除了疾病之外,抗生素或生長素的使用也可能帶來其它的後果。比如,很多人都注意到,使用了抗生素、生長素之後的農作物或動物食品沒有原來的那麼可口。科學家們對此還很少有研究。但無疑人工添加劑在動植物內的使用會漸漸的改變其成分;長期這樣下去帶來的後果是很難預見的。

 

    其實在環境中的細菌量是固定的,使用抗生素殺死農作物的細菌、在家畜中飼料中餵食抗生素,甚至在生活環境中噴灑抗菌用品……也許在短時間內降低了細菌總量,但卻影響了大環境的平衡,使得抗藥性菌種增加。此外,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會導致乳腺癌等各類癌症的發生率提高。因此,唯有提倡天然的食物,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才是我們未來的因應之道。

 

  • 參考資料:

    周正(2004.6.19)。抗生素的使用與健康。大紀元新聞網

 

  • 網站分層架構:

    健康醫學學習館/健康教育/人與食物/食品安全/農藥殘留與抗生素/   抗生素V.S.農作物

 

  • 基本能力指標:

    2-3-3 檢視媒體所助長飲食趨勢之合適性,並體認正確的飲食可降低   健康上的風險

 

審查人:林錦英教授-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究員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

                 -健康醫學網計畫共同主持人

       劉貴雲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

       蘇富美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講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靈之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