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嗣涔 台大電機系教授
中華民國八十年八月
科學發展月刊 第十九卷 第八期

氣功是我國自古流傳下來的一種保健強身、益壽延年的醫療保健運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它是我國古代人民與大自然與疾病博鬥過程中,運用大腦意識的作用,對身體實行自我調節的經驗總結,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自我身心的鍛鍊方法。它與中國傳統醫學 中對人體疾病的診斷方法如把脈,以及治療方法如針灸及中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醫療體系。

但是氣功在幾千年歷史的發展上,卻是高低起伏不定,主要的原因是氣功之「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讓沒有練過的人感到很玄虛,另外氣功的門派很多,滲雜 了不少得道升天,見神見鬼等神秘色彩,加上宣傳過頭例如「氣功能治百病」,給人們留下不好印象,產生反感情緒。尤其自19世紀末年,西風東漸以後,凡是不 能用近代科學解釋的傳統習俗,都被視為「不科學」,「迷信」而遭到忽視、排斥的命運,中醫與氣功在20世紀前70年當中,正遭遇到如此的下場。直到民國六 十年初,由於中國大陸開發出「針灸麻醉」的新麻醉技術,使病人在開刀手術當中還能與醫生談話,因而震驚了西方醫學界,並刺激全世界開口從事積極的研究,使 「針灸」登上世界醫學的殿堂。這表示傳統醫學能歷經數千年而不衰,是有它的道理存在。至於氣功方面,在民國四十年代,蘇聯號己學習了我國的氣功,並將其廣 泛的運用到醫院,療養院改善各種慢性病。而在民國五十年代末,加拿大及美國根據氣功放鬆的原理與現代電子儀器結合,研製生物回饋療法,並將其納入到「控制 論」的研究範圍,同一時間,西方也發展出「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1〕,雖然超覺靜坐的名稱與「氣功」不同,但實際修練的方法與氣功入定是類似的。至於對氣功做大規模而且系統化研究,則開始於民 國六十七年。中國大陸在錢學森博士的領導下,對氣功本質及外氣的作用開始進行深入的研究。國科會也自民國七十七年初開始,支持更廣泛的人體生物能場的研究 計畫,內容包括了氣功內外氣以及人體經絡及傅爾電針診病之依據等主題。三年來總共支持了二十多個計畫,參與的研究人力有二十多人,也做出了不少的成果。可 以說在海峽兩岸研究機構的多年努力下,已經逐漸揭開了氣功的神秘面紗。以下我們就氣的概念,氣功的源起,以及對氣功所做科學研究的結果,來闡明「氣功」究 竟是什麼。


一、「氣」的概念

氣功的含義,簡單的說就是用意識不斷的 調整呼吸和身體的姿勢來練「氣」的功夫,一般包括調心,調息和調身三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調心」,也就是腦中要祛除雜念,放空和放鬆,但又不能昏昏沈 沈。其次是「調息」,也就是「吐納」之術,以現代語言來說,就是「腹式呼吸」,呼吸要麊合小腹的伸縮而達到細而勻,深而沈的境界。最後是「調身」,不論是 用站姿,坐姿或是臥姿,均要達到全身放鬆入靜的境界。至於「氣」是宇宙一切事物構成的基本物質,這種觀點被引用到醫學領域裏,就以氣的運動及變化來解釋人 的生命活動。中國醫藥學院曾對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有關「氣」的觀念做了統計分析〔2〕發現,在內經約15萬字中,「氣」字出現了近 三千次。其中氣字詞彙用做名詞的如「陰陽氣」、「天地氣」、「藥氣」、「濕氣」、「民氣」、「臟氣」等共有233個;用做形容詞的如「中氣」、「邪氣」、 「氣弱」、「氣結」等共有199個;用做動詞的如「出氣」、「閉氣」、「氣生」、「氣脹」等有89個。因此氣出現的範圍,可說是至大無外,至小無內,非常 廣泛。但是也發現「氣」字不用在無形的心理內容,而只用於有形的物類,它具有能力能產生可觀察的現象。以現代語言來說,人身的各種「氣」,如「臟氣」、 「血氣」,可視為各種組織或器官的生理功能。而「外氣」(即武俠小說中所說的掌風)則是身體所產生的一種「生物能場」,它包含了電磁波、壓力波〔3〕 〔4〕〔5〕以及一些未知的能量形式。至於「練氣功」就是在修練身體以致於達到一種叫做「氣」的生理狀態,簡稱為「氣功態」〔6〕。其他如「氣」感, 「氣」亍任督二脈,「氣」行大小週天則是當身體處於氣功態時,一種叫做「氣」的生理現象,被大腦感知在身體的奇經八脈系統傳播的現象。
總而言之,「氣功」就是運用意識的作用,對自己身體及生命過程實行自我調節,達到一種新的生理狀態──「氣功態」的一種工夫。

 

二、氣功的源起〔7〕

氣功在我國流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在黃帝內經中第一大部份「素問」的「上古天真諭」,「異法方宜論」及「刺法論」等經文中均提到了「導引」、「按●」、「餌舌下津」、「淨神不亂思」等語都 是指氣功的鍛鍊方法。相傳黃帝內經的出現是在西漢初年(西元前200年左右)〔8〕,而在西元前380年的戰國時代所出版的行氣玉佩銘,已有如下的文字; 「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其中的「行氣」即為呼吸療法,也就是後世之「氣功」。其他如老子道德經有「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字靜篤」等 語,都是指在練功時,心情須安靜,意要守丹田,即練氣之功夫。凡此種種都說明了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就已運用氣功養生健身。
至於氣功的起源究竟是在什麼時代?什麼樣的狀況下出現的呢?在商朝初期的銅器上,有些圖像十分生動的描述了古人練「氣功」的各種姿勢,這說明在文字產生之 前,很可能就產生了氣功。至於「氣功」練法中的「調息」及「調心」很可能是人在抵抗大自然的種種考驗下,所綜合歸納出的一些原則,例如,當天氣寒冷時,人 們會坐在避風朝陽的地方取暖,坐的姿勢自然將手腳緊縮靠近驅體,兩手放在小腹上,並將口自然閉合,以利保暖,這就是後來練功時的打坐姿勢。在空氣稀薄處, 自然會產生深呼吸,久而久之,形成了腹式呼吸。另外在偶然的快速思想過程中,激發了小腹(丹田)的氣感,並領悟到如能全身放鬆,更容易引發氣感。人們逐漸 從這些活動中,歸納出了許許多多的方法,而教導一般人進行有意識的鍛鍊,經過幾千年不斷的改善,而演變成了今天的氣功。

 

三、氣功的本質──氣功態

練氣功時,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生理變化?與一般人在正常狀態下有什麼顯著的不同?這是氣功要想科學化必須嚴肅面對的第一個課題。目前由大陸及國內所做的實驗發現,氣功師父在練氣時,至少發生了下面幾種變化:
1.手掌及臉部溫度發生變化〔9〕:大部份師父練氣時,手掌及臉部溫度上升,通常伴隨著血壓下降,但也有小部份相反, 溫度下降,血壓上升,手掌溫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血管放鬆,血流量增加的結果。由於血管是由人體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所控制,在正常狀態下,應該不受大 腦的意識所控制。因此師父練功時,顯然刺激到了大腦自主神經的樞紐──下視丘。


2.身體穴位量到了低頻的震波〔10〕〔11〕:大陸的學者用壓力偵測器在身體的重要穴位,如兩道眉毛中間的印堂穴, 手掌中心的勞宮穴及肚臍下的氣海穴量到了8到13赫茲的低頻震波,比一般人高10倍左右〔10〕,另外一組學者則測到主峰在3到5赫茲,能量超過背景噪音 十到一百倍的低頻震波,只有少數師父測到10到13赫茲之震波〔11〕。這些數據表示,氣功師父在練功時,身體的穴道產生了機械的振動,推動周圍的空氣形 成震波。


3.內臟產生蠕動〔12〕:三軍總醫院核子醫學部用放射性元素●來標定硫膠質,打入體內,再用γ射線偵測器來測量氣功 運氣前後肝內的血流量變化時發現,在用導引,行氣及吐納時,肝臟都會呈現規律性的舒張及收縮,促進肝臟血液循環,發揮按摩肝臟的功能。另外在大陸的研究中 發現,當運氣經過胃腸時,這些臟器也會急遽的收縮及擴張,由於身體的器官也是受人體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控制,而臟器的蠕動現象均顯示副交感神 經受到相當大的刺激,這又再度證實練功時大腦自主神經總樞紐(下視丘)受到了刺激。


4.腦神經的反應〔13〕〔4〕:北京中醫學院對練功時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態,做了詳細的研究,他們認為人體一切功 能均受中樞神經系統之控制,因此研究中樞神經系統之行為對嘲「氣功」的本質極為重要。他們用聲音,閃光,觸覺刺激的方法來刺激神經末端之感受器,然後測量 這些神經信號送進大腦之誘發反感。結果測量這些神經信號送進大腦之誘發反應。結果發現當師父練功時,這些神經信號在大腦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13〕,但是 自主神經中樞所在部位腦幹則明顯處於激發的狀態。這一事實不僅可以解釋前面所量到的現象,如手溫變化,內臟蠕動,即「大腦靜,內臟動」和「靜中求動」的理 論,同時也為解釋氣功練到高深時所產生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提供了神經生理學的基礎。臺大醫院腦神經室所做的類似實驗顯示,練功10年以上的師 父,其腦神經誘發電位與一般人有顯著的不同。


腦神經的另一個重大反應是腦自發電位(腦波)的變化。腦波是一位德國科學家貝克於1929年所發現。他的測量方法很簡單,只要放兩個電極在頭顱上,就可以 量到大約只有10個微伏左右的電壓變化。當被測試的人張開眼睛時,這些電壓的振幅很小,頻率大約在13到35赫茲,叫做β 波。但只要一閉眼,幾乎瞬間就會出現5到10倍振幅,頻率在8到13赫茲的波動,叫做α波。
臺大電機系的實驗發現〔4〕,當學佛與學道不同門派的師父在練功時,腦α波之變化可以粗分為兩類,佛家的「禪坐」(即靜坐)與道家的「放空」等功法相當接 近,都是在靜坐中,或者是腦中什麼也不想(放空),或者是數息或守竅(坐禪),集中意念數自己的呼吸或是想身體某一部位如丹田。這些功法對腦α波的影響就 是大幅降低α 波的振幅,愈是高段的師父,壓抑α波之能力就愈強,甚至把整個α波都去掉了。這種狀態是人體巨觀細胞系統的一個全新的狀態,與「清醒」及「睡眠」兩個人體 最常見的狀態均不同,因此定義為「入定態」,代表了身體所處的一種氣功功能態(簡稱「氣功態」)。
另外一種練功法即道家及佛教密宗的練法,也就是練丹田,練任督及大小週天的功法,這時師父腦內α波振幅大幅度的增加,從2倍到5倍都有,這種狀態定義為 「共振態」,是有別於「入定態」的另一種「氣功態」。為什麼叫「共振態」呢?因為他們發現〔14〕與腦α波相同頻率的用閃光或快速思想來刺激大腦,而讓腦 α波振幅大幅增加的話,是可以引發氣感,造成氣集丹田或氣走打通任脈之結果,而氣感又可以激發α波,因此產生共振的現象。另外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實驗 顯示,α波之變化可能受到血管脈波之影響,因此到底是α波還是脈波是造成「共振態」,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在實驗的過程中,臺大電機系也發現道家高段師父練功時也是進入「入定態」,與「佛家坐禪」的高段師父結果非常類似〔15〕,顯示道家的練功法是先練「共振態」,再進入「入定態」,而佛家坐禪,一開始就是練「入定態」,兩者殊途而同歸,最後是境界似乎是相同的。


四、外氣的性質

外氣也就是武俠小說中所說的掌風,到底外 氣的性質是什麼?是氣功科學化所要面對的第二個課題,大陸上的研究人員用紅外線探測器來測量師父所發外氣中8到14微米波長之紅外線〔16〕,由此測到了 從掌心勞宮穴所發出有大低頻漲落的紅外信號。臺大電機系也用銦化銻紅外線偵測器來量外氣中所含3到5微米紅外線之強度〔1〕。實驗結果顯示,當氣功師父發 放「養氣」,也就是替人治病,助人練功之氣時,手掌溫度會上升,紅外線強度大增,而師父身體也處在「共振態」。但若改發「殺氣」,也就是傷人之氣時,則手 掌溫度會下降,紅外線強度減弱,這與前面所說練氣時,可由大腦意識直接控制交感神經,放鬆或收緊血管,導致手掌溫度上升或下降的現象是一致的。
另外根據大陸研究人員所做實驗顯示,外氣中還有高能量的電磁波,包括微量的γ射線,X射線及紫外線等等〔 16〕。有時也含有一些大型分子的碎片,能在一米遠處打動懸掛的縫紉線,使垂直下落的粉塵向前飄動,甚至還量出了這些微粒流的速度在每秒13到104公分 之間。凡此種種證據皆顯示了外氣中的確含有多種的能量型式,包括還沒有量出的部份,我們通稱為「生物能場」。

 


五、外氣的作用〔17〕

在中國大陸所做的氣功實驗中,有 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研究的研究是在了解外氣對小分子,細胞,生物大分子,植物種子,動物及人體的免疫功能之影響,以及外氣用來治療病症的效果。其中比較重要 的發現包括北京清華大學所做氣功外氣對液晶的作用〔18〕,發現外氣可以推動液晶的長鍵分子,使其旋轉,也可以對雷射光的極化方向造成部份影響,顯示 「氣」有著比目前人們所理解到的更為深刻的內涵。另外由氣功外氣對老鼠腹腔巨噬細胞,淋巴細胞,腫瘤細胞,心肌細胞的實驗中均觀察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應 〔17〕。在對大腸桿菌及葡萄球菌之實驗時,發現以「養氣」作用30分鐘可以大幅增加細菌之繁殖速率從1.5 到7倍,「殺氣」則可以殺傷細菌百分之五十到九十。陽明醫學院生化科也嚐試以「養氣」及「殺氣」來研究對癌細胞之影響,結果發現細胞呼吸速率,DNA合成 率,蛋白質合成率及細胞生長數目雖無明顯變化,但RNA之合成量就出現了顯著的不同,實體腫瘤在接受十次「殺氣」,每次兩分鐘後,DNA有斷裂情形,顯示 外氣的確與細胞內大型生物分子產生交互作用〔19〕。
至於外氣對人體的效應,北京中醫學院研究了外氣對腦 α波的影響〔17〕發現,在外氣作用下,正常受試者腦電功率明顯增大,由於大腦是控制身體心理及生理的總樞紐,因此大腦生理發生改變,當然會影響到身體,由此可以證實外氣療法是有理論根據的。

 

六、氣功的保健原理

由前面所提的實驗證據顯示,練習氣功 可以打通腦內意識中心與下視丘自主神經系統之障礙,因此可以控制血管通透性及末梢血流量增加及改善血液循環。再由氣到血到,把營養送到全身每一部份,讓本 來因為血液循環不良,所獲營養不夠,即將致病的細胞得到充足的能量,排除累積的廢物,自然細胞活力增加,抵抗力也增加,消彌一場即將來臨的疾病。另外氣功 鍛鍊能刺激到副交感神經,讓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加,從而增進了食慾,提高了消化功能。再加上練氣功要求放鬆,排除雜念,因而降低了對外界刺激的反 應。一旦外界刺激對大腦之干擾減少,身體自主神經系統將自動去調適,修復整個身體,促進了身體的健康。
總之,氣功鍛鍊可以幫助放鬆,消除緊張狀態;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能提高神經系統協調能力;能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的速率,將多出能量用作修補身體,抵抗疾 病;能按摩內臟,改善消化及吸收功能,能增大肺活量,血管容積量,增加營養輸入及循環之能力,凡此種種都能達到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七、結論

氣功的鍛鍊,可以說是預防醫學的一部份,它所改 善身體能量及協調不平衡而治療疾病的方法,正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精髓。可以說,中國醫學是把人體當成一個複雜的「系統」,而非個個器官獨立的零件組合體,系 統中每一部份間都有密切的聯繫,因此如何達成系統物理能量分配的平衡,也就是陰陽的平衡,成為中醫治療的最高指導原則,而氣功的修練正是達成能量平衡的最 有效方法。可以說「氣功」與中醫所處理的人體醫學,正是西方醫學界所欠缺的「系統」觀念,兩者正好可以互補互成,共同創造出一個嶄新的醫學領域,國科會將 朝此目標努力。

參考文獻

〔1〕J. P. Banguet,EEG Clis. Nemophysiology,35, 143(1973)。
〔2〕莊宏達,中華民國第三屆世界中國醫藥學術大會及國際針灸研討會聯合大會,臺北,114,1990。
〔3〕顧涵森,自然雜誌,3,533,1980。
〔4〕李嗣涔,臺大工程學刊,49,97,1990。
〔5〕顧涵森,自然科學年鑒,1,34,1980。
〔6〕錢學森,自然雜誌,4,483,1981。
〔7〕林厚省、鉻佩鈺,「氣功啟示錄」,丹青圖書公司,臺北,1990,第2至5頁。
〔8〕魏凌雲,「鍼灸科學與技術」,中華書局,臺北, 1987,第6頁。
〔9〕王斌愛,氣理(增刊),12,1985。
〔10〕陶燕芳,楊寶堂,氣理(增刊),8,1985。
〔11〕褚中祥、王修璧、李道德、孟淑芳、李盈忠,「氣功科學文集(Ⅰ)」,胡海昌等主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1989,第276頁。
〔12〕陳維廉、林雄、楊佑文、許惠珍及廖炎智,第三屆世界中國醫藥學術大會及國際針灸研討會,臺北,122, 1990。
〔13〕劉國隆、崔榮慶、牛欣、彭雪艷,「氣功科學文集(Ⅰ)」,胡海昌等主編,北京理工學院出版,1989,第 12頁。
〔14〕李嗣涔,臺大工程學刊,46,117,1989。
〔15〕李嗣涔,第一屆國際氣功大會,臺北,1991。
〔16〕顧涵森,自然科學年鑑,2,34,1981。
〔17〕胡海昌,吳祈耀編,「氣功科學文集」(Ⅰ)和(Ⅱ),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北京,1989。
〔18〕陸祖蔭、晏思賢,劉致用、郭峰及任素清,氣理(增刊),9,1985。
〔19〕簡靜香、崔玖,「生物能場對癌細胞之影響」,國科會計畫報告,1991。

延伸閱讀

禪定 禪修養生法-入靜的十個方法_天眼師父傳授

 

靜坐修行 獲得第三眼(靈眼) 及 元神出竅 到不同維度的奇妙經歷 上集

冤親債主討報的初期征兆

第三眼 打開的八個徵狀 你有幾個?

智慧的意義


天眼通查詢問事服務 (遠距線上申請)

 

 

天眼通查詢 個案 想看更多查詢案例 網址 https://is.gd/8UBucE
神通 占卜預測/恢復感情/補財庫術/解心結:多年處理 重大事故

專業多年第三眼神通 靈魂和解 專門化解靈異 解降頭 解符咒 靈體干擾 災禍頻傳等 各式困難事件

運勢🍓財庫🍓桃花🍓前世今生🍓因果業障...種類繁多

元辰宮 生命樹 超渡冤魂 改命 幫助感情 結界法 金剛罩護身

 

全球皆可 遠距線上申請 歡迎參考 不須八字資訊就可查

 

亦有收徒可拜師 多年累積經驗以及各項能量調理儀式🔮白星奇助理的微信或是line的id都是starstrange

各項查詢如下

前世今生 童子命 墮胎嬰靈 解夢 魂魄 陰債(受生債) 亡人 因果 氣場/光 查詢中蠱 中詛咒 佛牌鑒定 查詢桃花運 開光加持 不順 業障 冤親債主 查產品 婚姻 生命樹 查財庫 福報 佛堂 壽命 陰陽宅風水 企業財庫 查疾病 三脈七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靈之窗 的頭像
    心靈之窗

    命理諮詢 算命 奇門案例 第三眼 天眼通 元辰宮 奇門遁甲 查詢 問事 指導 課程

    心靈之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